強觀察|“搭臺”減負 這些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“挑大梁”
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(yǎng)和使用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措施》)?!度舾纱胧返某雠_有何重要意義?又有哪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(fā)展的亮點舉措?人民網“強觀察”欄目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進行解讀。
搭建“舞臺” 優(yōu)化人才創(chuàng)新資源配置機制
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我國科技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生力軍。《若干措施》明確,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“挑大梁”、“當主角”。
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、中央人才領導小組特聘專家吳江告訴記者,隨著大科學時代的到來,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凸顯,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,青年科技人才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。而現實中要想讓青年科技人才“挑大梁”,首先面臨的就是人才管理體制和人才評價體系的障礙,青年科研人才活力的開放生態(tài)需要改善。
在吳江看來,《若干措施》中激發(fā)人才活力的信號十分明顯。“比如,4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%;穩(wěn)步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助規(guī)模,將資助項目數占比保持在45%以上;基本科研業(yè)務費重點用于支持3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開展自主研究,有條件的單位支持比例逐步提到不低于年度預算的50%?!?/p>
吳江表示,青年科技人才“挑大梁”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資源和創(chuàng)新平臺作為支撐。這些措施強化了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穩(wěn)定支持、資金投入和自主研究比重,優(yōu)化人才創(chuàng)新資源配置機制,為其提供更好的發(fā)展平臺和條件。
松綁減負 改善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空間
《若干措施》明確,高等學校、科研院所、國有企業(yè)主管部門要堅決破除“四唯”和數“帽子”傾向,正確看待和運用論文指標,形成既發(fā)揮高質量論文價值,又堅決反對單純以論文數量論英雄的氛圍。合理設置機構評價標準,不把論文數量和人才稱號作為機構評價指標,避免層層分解為青年科技人才的考核評價指標。
吳江表示,目前人才評價機制的唯論文、唯職稱、唯學歷、唯獎項問題和追求各類榮譽稱號數量的現象積重難返,會影響青年在基礎研究和重大創(chuàng)新方面的積極性。而這些措施表現了中央在這方面的決心和務實性,直指青年科技人才“成長中的煩惱”,幫助他們從不盡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中解放出來,改善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空間。
“項目經費使用可實行包干制也是《若干措施》的一大亮點?!敝醒朦h校(國家行政學院)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表示,針對科研經費的使用、報銷程序繁瑣的現實問題,2018年以來,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,科研人員花費在這些事務性、流程性工作上的精力已經有所減少?!鞍芍啤边@一措施能進一步減輕非必要、不合理的負擔,讓青年科技人才更合理、自由地使用資金,讓科研成果更出效出彩。
回應訴求 為青年科技人才解決后顧之憂
《若干措施》要求,各類創(chuàng)新主體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關懷愛護,保障青年科技人才休息休假,定期組織醫(yī)療體檢、心理咨詢活動,探索建立學術休假制度,營造寬松和諧的科研文化環(huán)境。
“生活壓力是青年科技人才面臨的突出現實問題?!眳墙硎荆度舾纱胧窂男菁?、醫(yī)療、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營造寬松和諧的科研文化環(huán)境,積極回應了青年科技人才的期盼和訴求,這不僅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長,也有利于調動和激發(fā)其創(chuàng)新活力和積極性。
竹立家表示,《若干措施》提到各地要重視并創(chuàng)造條件幫助青年科技人才解決子女入托入學、住房等方面的困難。政策出臺后,這些現實問題有望得以妥善解決,解決了廣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顧之憂,讓他們安身、安心、安業(yè)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